其他

1979-2016,细数深圳的城市创艺进阶之路

2016-06-15 满京华集团

1979-2016,深圳这个城市的历史,至今不过37年,对比北上广,这是一座多么年轻、多么崭新的城市。37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渔村,谁也无法预见现在的盛景,即便是在那只手在这里画下一个圈之后,人们也绝不会想到,而今的深圳能成长成现在的模样。


从“砖瓦房,老城墙,水井巷”的小村庄变成钢筋水泥的丛林,深圳的外观不断发生变化。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城市的发展,深圳的建筑在这几十年内更新迭代,由此,我们大约可以整理出一条属于深圳的创艺进阶之路。


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创艺,是这样

这里是国贸大厦,全称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, 1982年动工,1985年投入使用,在当初是全国最高建筑,三天一层楼的“深圳速度”便起源于这里,是我国建成最早的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、施工和实施物业管理的综合性多功能超高层建筑。


从创艺层面来说,在改革开放初期,深圳急于证明自己,优先发展,求快求稳,设计方面相对粗放


20世纪90年代的深圳创艺,是这样

这里是地王大厦,正式名称为信兴广场,1995年6月封顶,由美国和日本的设计团队共同设计,大楼建筑体形的设计灵感,来源于中世纪西方的教堂和中国古代文化中通、透、瘦的神髓,宽与高之比例为1:9,创造了世界超高层建筑最“扁”最“瘦”的世界纪录。


从创艺层面来说,90年代的深圳度过了最初坎坷发展的阶段,开始建立新时代的地标建筑并放开视野向外学习,这个阶段的深圳变得兼容并蓄,更具包容性和学习性,本土创艺开始生长,并从各种方面吸取养分


21世纪初的深圳创艺,是这样

这里是华侨城创意文化园,项目启动于2004年,是根据厂房的建筑特点以及政府对文化和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指引,将工业区改造为LOFT创意产业园区,使旧厂房的建筑形态和历史痕迹得以保留,同时又衍生出更有朝气更有生命力的创艺文化产业经济。


从创艺层面来说,21世纪初的深圳开始产业转型,进入城市升级阶段,需要加强城市本土创艺的培养,各类创意园应运而生,为创艺提供土壤,探索城市的更多可能。


现在的深圳创艺,是这样

这里是平安国际金融中心,2015年封顶,封顶高度达592.5米,这个高度超过了深圳的最高位于蔡屋围的100层441.8米高的“京基100”成为了深圳第一高楼。现在的深圳已经当之无愧的迈入了国内一线城市的行列,正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城市。


从创艺层面来说,这个阶段的深圳已经有足够的自信,开始实现自我,证明自我,在各个方面都勇于争先,在博采众长的同时,开始走出自己的道路。


未来的深圳创艺,是这样的

这是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“云城市”规划图示,规划提出,将秉持“深圳湾云城市”核心理念,打造基于智慧城市和立体城市、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高度合一的未来城市典范,构建世界级滨海城市天际线。



这是深圳北站未来天际线,高度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通过高度和独特的形态,在迷宫一样的城市中发挥灯塔效应,引导人们前进。同时,独一无二的超高层地标建筑会成为城市的名片,增强城市的可辨识度和归属感。


从创艺层面来说,这个阶段的深圳已经证明自己的实力,正试图领先国内外各大城市,此时的深圳创艺不满足于现状,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,超越自我。

从野蛮生长到产业升级,再到实现自我、突破自我,深圳城市的发展正是深圳创艺力量不断生长的结果。但实际上,创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伴随着城市发展而进步,是城市与生俱来的生命力,它左右城市的进步,也被城市影响。


创艺改变城市,城市也同样改变创艺。


无创艺,不深圳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